卸任中国男足主帅一职后,伊万科维奇近日首次接受了自媒体“足球队报”的独家专访,在这次深入的交流中,他毫不避讳地指出了中国队存在的核心症结。
伊万科维奇坦言,在他执教期间,中国球员在战术理解与执行层面上最大的短板在于“战术的灵活性”。他观察到,尽管国脚们能够一丝不苟地遵循既定的战术指令,但距离那种能够通过默契配合、自主应变的高水平团队协作,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足球比赛的魅力远不止于机械地完成个人任务,更在于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场上,为团队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
更为严峻的是,这位前国足掌舵者直指球员普遍存在“懒散”的问题,尤其是“跑动不足”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顽疾。他以张琳芃为例,在对阵新加坡的比赛中,这位经验丰富的后卫跑动距离竟然不足十公里,即便如此,他已是全队跑动最积极的一员。然而,以当今国际足球的比赛标准而言,每场比赛至少需要跑动十一到十四公里,如此悬殊的差距,无疑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强度和整体质量。
展开全文
伊万科维奇进而剖析了中国队冲击世界杯失利的两大根本原因。首当其冲的是球员自身能力的局限性,这导致他们难以真正消化和贯彻他的战术理念。或许,在他看来,仅仅是菱形站位这样基础的要求,球员也未能做到随场上局势变化而主动调整,例如在需要时,能够从单后腰果断过渡到双后腰的配置。
第二个关键因素,同样是令人扼腕的跑动问题。伊万科维奇强调,这并非球员主观上不愿奔跑,而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奔跑”。他举例说明,像李磊这样主要司职左后卫的球员,或许只需坚守左路区域即可。然而,让国脚们心生顾虑的,是过去曾被球迷“网络暴力”的阴影。一次偶发的失误,都可能招致铺天盖地的指责,这使得许多球员形成了“少做少错”的比赛哲学,刻意规避可能导致低级失误并遭受非议的风险。
中国男足主帅伊万科维奇此番言论,无疑为中国足球再次敲响了警钟。球迷们普遍认为,中国足协和全体国脚都应深刻反思此次世预赛的经验教训,正视自身不足。唯有如此,中国队才有可能在下一届世界杯预选赛中重塑辉煌,顺利晋级正赛。展望未来,相信新任国家队主帅在接过教鞭之时,也能吸取过往的宝贵经验,带领中国足球走出低谷,重拾昔日荣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