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眼中的李白: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杜甫把李白尊为师长,称他是 “太白星”、“饮中仙”,并深受他的影响与启发。
公元744年,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后,在汴州与杜甫相遇了。那一年,李白四十三岁,杜甫三十二岁,在高适等一众友人的簇拥下,过陈留,至商丘,纵马狩猎,痛饮高歌,真可谓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李白的长安被杜甫听进了心里,他却体会到了截然不同的长安城。
李白能够结交达官显贵,杜甫却根本无门得见。同李白一样,他也渴望成功,渴望荣誉,渴望富贵,但他得到的只是失败、屈辱和贫穷。在这苦难的生命中途,他终于看清了大唐荣华的外表下业已腐朽的结构。
李杜
2021/09/13
凉风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在我们的印象中,常常觉得 李白是轻狂的少年人,而杜甫是深沉的中年人,但其实李白成名在杜甫之前,年龄也大了他十一岁,或许就是二人不同诗风的缘故吧。
“诗仙”李白,代表着盛唐的恢弘气象,他一身豪侠之气、游仙梦想;而“诗史”杜甫的笔下,更多的是大唐的衰落与颓败,他见到了太多的污泥与疮疤,把他身上曾有的少年壮游的热情全都消磨殆尽。
如余秋雨先生所写: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十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五十四岁,杜甫四十三岁。他们和唐代,都青春不再。”
“
”
读李白的诗使人感觉着:
当他醉了的时候,是他最清醒的时候;当他没有醉的时候,是他最糊涂的时候
杜甫是有雄心壮志的人,
他总想一鸣惊人,一举而鹏程九万里但这种希望,他一辈子也没有达到
而每当李杜被同时提及,人们似乎都会发出这样的喟叹李白从未老过,而杜甫却从未年轻过
大唐盛世不仅孕育了李白的豪迈,也孕育了杜甫的浑厚。如果李白像是一只苍鹰在蓝天上翱翔,那么,杜甫就像是一匹骏马,在大地上驰骋。
谈论李白与杜甫绕不开的书,一代文豪郭沫若融学术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李杜传记提供了李白与杜甫的多方面参考价值。真正的探究了李白与杜甫人性丰富面与作品的多元取向。
“
09/ 13
2021
一代文豪郭沫若封笔之作
中国两大杰出诗人跨越时空的诗性共鸣和精神探索
揭开唐诗引领中华文化千年的秘密生动还原了李白和杜甫的生平状况
用诗歌探查李白的身世、婚姻、仕途,文学,还原其真性情。用诗歌探
索杜甫的功名、阶级、门阀、创作和信仰,体会他内心的悲鸣和温情。
深入探寻两位杰出诗人的内心追逐与挣扎解析中国士人人格与仕途的矛盾与冲突
无可否认的文学功底,文史双绝的传记经典。郭沫若凭自身学识推断
出史料文字的错漏谬误,考据详实,论述精辟。对其他研究者的结论进行
直接的正面批判,艺术理解力超卓。
位置:
二楼文学
揭开唐诗引领中华文化千年的秘密,探寻两大杰出诗人内心的追逐与挣扎。
中国诗词大会极力推崇的唐诗的典范,周国平、六神磊磊倾情推荐。
入选“60年中国影响力图书”。大中学生,诗词爱好者,不可错过!
安徽图书城店
图书
休闲
咖啡
★★★★★
免责声明:本宣传资料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未能控制的原因而发生变化,本宣传仅作为广告发布,以便客户了解信息参考使用,不构成新华书店安徽图书城店的邀约、要约或承诺,新华书店安徽图书城店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另,本微信推文部分图片、文字及观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予以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